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著重部署了今后一段時期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主要任務和工程行動以及保障措施,指明了“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路徑,這一重要戰略的出臺,迅速引起了社會和媒體的高度關注。
這幾年“循環經濟”成了一個熱詞,可能很多人還不是很清楚循環經濟到底是什么。所謂循環經濟,就是以資源的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
此外,《規劃》還提出,目標到2025年,循環型生產方式大力推行,綠色設計和清潔生產普遍推廣,資源綜合利用能力大大提升,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廢舊物資回收網絡更加完善,再生資源循環利用能力進一步提升,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基本建成。
《規劃》概括了我國“十三五”以來循環經濟發展取得的積極成效,我國主要資源產出率在過去五年提高了約26%,但是從整體上來看,我國的資源利用率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這是因為我國目前仍處于大量消耗資源的快速城鎮化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階段,而且我國在原生資源減量化、加工轉化、廢棄物再資源化等方面的技術和管理水平還有較大提升空間,需要再接再厲,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眾所周知,創新是發展的主要推動力,要想提升資源利用率就要以技術創新作為支撐,否則只能是紙上談兵,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對此,《規劃》提出了循環經濟關鍵技術與裝備創新工程,對于推動循環經濟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不僅需要國家的努力,更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第三方環保公司的助力,才能在綠色低碳循環技術的創新中開拓新天地。
位于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就有這樣一家環保科技公司,它就是深圳市三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11年來,公司始終專注有機垃圾資源化處理設備以及微生物菌種降解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是有機垃圾資源再生、集中式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行業帶頭者,致力于打造循環經濟體系,不僅多次中標政府類垃圾處理服務項目,產品還廣泛應用于果蔬市場、餐飲、市政(生活)垃圾處理、農業廢棄物、家庭農場等眾多行業,為實現循環經濟和人們的美好生活貢獻力量。
近年來,憑借著11年的行業經驗和科學管理,三盛環保研制了有機垃圾微生物菌種及城鄉垃圾處理設備等新型能源設備。值得一提的是,該設備體積小、能耗小、效率高,榮獲多項發明證書,深受市場和用戶的好評與青睞。
對于此次《規劃》的發布,三盛環保負責人表示:在“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國家發布的這一重大戰略,不僅有力地推動我國循環經濟事業的發展,也對我國目前的資源利用提出了針對性的指導和建議,三盛環保將積極學習規劃內容,將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理念貫徹到實際工作中,提高資源利用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